视频丨29天完成32次下潜,北极载人深潜“奋斗”
自然资源部记者获悉,执行北极载人深潜任务的科考队昨天顺利返回,依托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产科船“发现三号”和与苏西尔号“奋斗”号。
此时,与潜水器的“奋战”在北极共完成43次潜水作业,并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了水下联合作业,改变了双管水下作业模式。让我们通过镜头来看看这段令人惊叹的“奋斗”之旅。
大家好,我是“奋斗者”,曾经潜入马里亚纳海沟一万多米深处的载人潜水器。这次我打卡的是北极!经过98天、15000多海里的旅程,我终于完成使命,随“发现三号”母船回国了!
在此期间到了北极,我总共完成了 43 次潜水。我还在对中部盆地的加克洋中脊进行世界首次深海科考,这里的海冰覆盖率超过80%。最神奇的是,我在29天内完成了32次潜水,平均每次在水中停留9个多小时,平均在海底工作6个多小时。即使在强烈的白天、极端的夜晚和融化的冰河时代,我也不会受到打扰!
最幸福的事就是和“蛟龙”哥哥在海底相聚!我们一起完成了定位搜索、交易标记、拍摄大片、修改了中国双提交的模型。如今,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在北极海冰密集区域持续载人深潜的国家!
这与以前的潜水不同,以前我必须承受高压。但北极不同。到处都是“移动的冰山陷阱”。每次我潜水时起床后,我必须避开冰流,生怕被“冰块”击中。而且,激烈的白天和夜晚的切换很快,解冻和冷冻时水温的突然变化对我设备的灵敏度影响很大,所以我必须时刻调整状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从北极带回了许多礼物——水体、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本,以及海量的观测数据,这将有助于mga科学家研究未来的北极气候变化! 上一篇:重点建议“十五五”|夯实基础、全力以赴真正实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