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减轻干部培训“负担”
刀剑必须磨在石头上,人必须在这件事上磨练。 “压缩式培训”是培养塑造人才的自然要求,旨在通过培训促进干部快速成长。但在实践中,如果认识出现偏差、方法不正确,“包袱负担”就可能偏离训练的初衷。让“包袱”真正成为干部成长的“磨刀石”、事业发展的“助推器”,必须注重方法科学、政策精准落实、系统推进。
精准“压”,确保“定位正确”、“效率提升”。 “减负”并不是简单的任务分配和工作量的叠加,也不是简单粗暴的“减负”。这就像一剂良药,精准是关键。组织部门要充当“智慧医生”,全面、多维度、深入开展对干部进行“诊断”,充分了解年轻干部的能力特长、性格禀赋和发展潜力。要对年轻干部进行“全链条”管理,通过建立“干部成长名单”动态监测业绩和能力,实施“一人一策”培养计划,精准规划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匹配关键岗位和重点任务。 “马能冒险,地势不及牛;车强,能载重,船不能渡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利用它。把善于协调的干部放在改革领域,把进取的干部放在发展的最前线,把有足够坚韧的干部放在维稳的第一线,做到人岗合适、人员合适。确保负载被准确、牢固地压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动力、潜力和成果。
动态“护苗”,平衡“压力”与“支撑”。 “下担子”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将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下放”到基层或一线岗位。如果没有必要的引导、支持和关怀,重要的“苗”期就会流于形式,从而减慢干部的积极性。阿格姆的培训必须平衡“任务交付”的压力与“整合成长”的支撑。组织既要敢于释放、给予充分信任和空间,又要注重全程监控,立即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积极解决问题。武汉市认真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系统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六大一线”岗位历练n、信访维护和稳定。系统推进干部业务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城市发展改革、经济信息、科技等8个重要经济部门,致力于49个专业方向,通过“师徒带徒”、专题培训、跨部门带教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干部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空中生长、暖心护苗”行动,通过全覆盖心谈话、联合走访检查、定期工作提醒、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强化年轻干部的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构建覆盖全成长周期的严管关爱体系。这确保了“负担已放下”和“道路已铺好”,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系统化的“育苗”,实现了“敦苗”与“成林”的连接。 “压力培训”不能成为干部成长链条中孤立的一环,而必须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必须与干部“选拔培养”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包括“奖善、纠错、救困、惩罚失败”的全过程。为构建正向激励,武汉市坚持将奖励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晋升职级等机制紧密结合。今年以来,全市及时组织实施奖励项目22个,表彰先进个人118名,先进集体22个。“有诺者有位”,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官员自主创业的内生动力,在成果成果中“负重前行”能有效转化为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实现了从精心培育“一棵树苗”到真正成就“一片森林”的跨越。
科学“减负”是一门艺术,需要精准施策、系统谋划。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方式,把适合的干部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培养,通过实际工作提高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要继续完善选拔管理机制,推动更多优秀干部在关键岗位上担当重任、增强本领,提供坚实的干部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武汉加快“打造支点、引领引领”。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安义(武汉经济开发区)
编辑:王淑贤
上一篇:视频丨去一座城市打比赛!齐鲁中超门票秒售空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