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投资于人
作者:司牙初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生)、赵忠(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更多财力“投资于民”、服务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强化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国内总循环。这一系列战略导向和政策拓展表明,“投资于人”的政策脉络已经清晰,逻辑从“流量的积累”深刻转变为“人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的进一步体现。
整合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利用人力资本推动长期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质量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 “投资于人”是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的深度统一。这不仅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路径,也是“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依靠人民”的有机结合。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指出,对知识、技能和健康的投资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提高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作为我国经济进入质的发展阶段,在技术进步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人力资本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投资于人,是发展目标与方式相统一的生动诠释。
通过具体实践,这一理念转化为具体成果。在技能人才领域,到2024年底,我国技能人才总数将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数量将超过6000万人,占比30%,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农业领域,培训优质农民超过900万人,82.62万人成长为农业骨干。农业科技发展贡献率由2015年的56%跃升至2024年的63%,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数据显示,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充分展现了“对人的投资”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长期增长的关键作用。
“人”与“物”结合: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发挥作用
“投物”是主要支撑,“投人”是活力源泉。两者都不可忽视。 “物投资”与“人投资”紧密结合,揭示了现代经济体系中物质投资与人力投资的协同作用。
“投资物”是指对各种生产资料的投资,如增加基础设施、工厂设备、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投资。“投资人”是指投入更多的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重点关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资提高人民能力、维护健康、发展事业、发展潜力。 “投资物”为“投资人”提供了物质条件,而“投资人”则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劳动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投资物”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有机结合和互联是产生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比如,我国16.5万公里铁路、459万个5G基站等“物质投入”,如果缺乏专业运维和研究技术开发等“人力能力”的支撑,其成效将大打折扣。完全有限。反过来说,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使物质资本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实现从“有设备”到“会用设备”再到“升级设备”的跨越,形成“物质积累”与“人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新兴产业引领,为高增长注入双重动力。
贯穿全生命周期:打造全链条人口服务体系
“投资于人”是从生育到养老的全过程投资,体现了“投资于人”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中央财经委员会二十届一次会议主张建立面向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对人的投资”贯穿个人生命全过程。这个概念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协调人生各阶段的需要。这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关键一步,是应对人口形势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面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结构转型等挑战,发展面向全民的服务体系成为稳定民生基础知识、激发社会新活力的关键。实践中,生育支持政策不断完善。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多地区延长产假并发放育儿补贴,助力友善社会建设。教育领域,“双减”政策优化义务教育生态,高等教育教育事业不断扩大。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工作与医疗保障同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就业服务,医保跨省结算让就医更便捷;养老服务利用《关于建设银发经济提升养老水平的意见》等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互助模式创新,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这些实践清晰地阐述了“投资于人”贯穿全生命周期,通过构建全民发展保障网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架起桥梁。
连接收入增长、消费和投资:揭示经济周期的根本路径
“投资于人”是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抓手。它结合了投资投资侧重于人的消费,投资侧重于职业发展,投资侧重于人力资本。结合机遇,推动“增收、增消费、增投资”协同发力,破解内需不足、消费低迷带来的发展瓶颈。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政策层面,通过优化就业保障、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可以直接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信心。同时,完善生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减轻家庭负担,让居民从“能消费”走向“敢消费”。当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得到有效提升时,消费环境将是释放消费潜力的“最后一步”。促进消费专项行动出台通过拓展消费场景、升级县域商业体系等措施,改善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意愿。更重要的是,“投资于人”为社会资本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教育、养老、医疗等发展型消费领域成为投资热点。例如,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扩大服务消费多项政策措施》,明确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托幼领域,促进服务消费改善和扩大,形成“政策投入、优化供给投资、提供主动消费”的良性循环。这一战略布局以民生为切入点促进居民增加增收、扩大消费、提高投资效率协同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长期动力。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3JZDZ008)成果。 】
上一篇:全运会丨曲棍球-女子5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